熊猫伯伯

數碼時代讓我們失去了什麽?

數碼時代讓我們失去了什麽?

一說到膠片,很多人都會覺得那是被時代淘汰的產物,也有一部份的膠捲愛好者認為,數碼的品質無法與膠片比擬,而熱衷與膠片攝影.

我自己個從數碼走到膠片的過來人,很多人問過我膠片的出片品質真的是比數碼好么?不一定,而且討論這個問題沒有太大的意義..

因為數碼和膠片最大的區別,或者說數碼他最大的"劣勢"就是太方便了,它會幫你對好焦,測好光,方便到你只需要對著對象按下快門就行了..

是的,方便到連人的"想象"都剝奪了.

所謂"想象"就是在未正式拍攝前,先在自己的腦海中對所要拍攝的物體有意識地形成一個最後要得到的影像(此定義引用自亞當斯的<<論攝影>>).但用數碼相機無法讓我們養成這種習慣,不好重拍就是,慢慢思維變得懶惰.拍出的照片也慢慢變的索然無味.

但膠片相機不會,由於拍完你無法馬上觀看,你不知道有沒準確合焦到自己想要的對象上,你也不知道這樣的曝光參數是否準確,這一切都迫使自己去想像,想像你的最終效果.當腦海中有這個畫面時才會努力向這個畫面前進,攝影技術才會有所進步...


附:亞當斯當時拍攝<<月升>>時的故事

<<月升>>是亞當斯在一次攝影旅途中偶然拍攝的,1941年10月31日,亞當斯和8歲的兒子麥克和好友塞屈克同行. 剛結束了一天的拍攝,亞當斯駕車,從查馬穀返回聖大菲城的路上,快到新墨西哥州的赫爾南德斯的時候,無意中朝車窗左邊一望,一幕奇妙的景象出現了.
亞當斯回憶到,東方一輪明月冉冉升起,掛在遠方的雲層和積雪的山峰上,西邊則有傍晚的夕陽,從一片朝南流動的雲層上半隱半露的投射出一道閃亮的白光,映照在教堂墓園的十字架上.我把車停在路邊,跳下車來,急忙抓起攝影器材,嘴裡還不停的對麥克和塞屈克大喊:”拿這個!還有那個,快啊,沒時間啦!”一面想像影像的效果,一面以最快的速度把8*10英寸相機架好.我把庫克鏡頭的前後組相互調換,將32英寸的鏡片置於前面,並在光圈後加一個雷登No15深黃色濾光鏡.所有這些行動和對影像的想像都憑直覺順利完成.相機架好,取景,對焦,卻找不到我的韋斯頓測光表.身後的夕陽眼看就要落到雲層後面了.這時,我忽然想起月亮的亮度是250燭光/平方英尺,我就把月亮的亮度值設置在區域VII,加上濾光鏡的曝光因數,曝光時間定在1秒,光圈為f/32.但對前景陰影的曝光數值就沒法抓得准了.拍了一張後,我飛快的將8*10的底片盒翻轉過來再拍一張,因為我隱約知道我拍到了一張非常重要的照片,而重要的照片卻最容易出意外或是受損.就在拍完的刹那間,太陽已經偏離了墓園的十字架,那神奇的一刻從此一去不返.


评论(4)
热度(74)
回到首页
© 熊猫伯伯 | Powered by LOFTER